佛弟子怎么过年?
1、一切转为道用
我们现在把法本上学的这个思路,套用到过年的走亲访友上面。思来想去,亲友对你有恩德、有恩情,丝毫不管不理确实过意不去,既然走亲访友无法避免,干脆就尽量把它转为道用,也比自己一味觉得“我在浪费时间、浪费暇满,我的亲人真是我修道的障碍”得好,这种想法多了,反而负面效应大。评判一件事情、一种说法、一种想法,负面效益大还是正面效益大,要学会自己去调整。
怎么调整?运用在过年走亲访友上,一方面顺便还账,一方面尽量给自己再开创点更好的修行空间,让家人接纳你继续学佛,有诸多必要。然后主要是借用这个来修心,转为道用。
2、要学会发愿
在给家人做饭时,学会发愿,既然这个饭不得不做,与其带着烦恼、嗔恨、愤怒去做,把家人视为怨敌,还不如去发愿。观想我的亲友、家人对我的恩德非常大,你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做,做的时候发愿:“今世我经常以饮食,滋养他们的生命,到了未来,我一定要以佛法去滋养他们的慧命。”这些都是佛陀本生传、《白莲花传》传记当中,佛陀曾发过的大愿。我们这样发愿就是随学。而不是自己炒着菜,嗔恨心跟锅底下的火一样大,天天带着一种无奈、一种厌烦,摆脸色给家人看,以这样的状态去做,还不如调整自己的心态。
比较实际的,做饭要会发愿。在平时或者逢年过节,你切一刀菜,念一句佛,炒一下菜念一句佛,这些饭菜上桌以后,就跟加持品没有什么区别,是被阿弥陀佛或者其他本尊的心咒、名号加持过的食物,你自己心里默默地发愿,愿家人或朋友吃了我做的菜之后,都能够离苦得乐。这个发愿,就叫做修行转为道用。你当时炒的每一下,都是菩提资粮。
3、感恩家人 孝养父母
带着感恩的心给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孩子或者是丈夫去买衣服,买点过年礼品,这是你的一份心意。作为在家佛教徒,这个方面不能完全什么都没有,最好还是能表现自己高品质的素养。不光过年,平时过节,还有家庭里一些特殊日子,父母的生日,妻子、孩子、丈夫的生日,你应该有所表示,表达你对他的感恩和珍惜。
如果你懂得掌控自己的心,外相的行为该做还是要做,而且会变成一种资粮。自己躲在小屋里看书,不一定就是不浪费暇满的唯一选择。认为给自己的家人一定程度的付出和关怀是没必要、浪费暇满,这种想法其实有过失。感恩一年来家人为家庭的努力付出,我在年底有所表示,这样家庭生活的质量会很好。
所以在究竟的意义上,佛教讲大孝,这个好理解,而且都知道。以前上师讲《弟子规》,讲过四层孝顺:养父母之身、养父母之心、养父母之志、养父母之智。养父母之身是给钱、给物,在外相的受用上孝养父母,这是一孝。养父母之心就是说宽慰的话,能够让他得到安慰,让他不寂寞,这是一孝。养父母之志气是自己能功成名就,你生活得好了、有事业、家庭和睦,你把自己安排得很好,父母就认为孩子有出息,这样他们就觉得光宗耀祖,这是养父母之志气。养父母之智,是增长父母的智慧,在他夕阳西下、年老体衰的时候,让他有智慧认知到时命不久,要考虑无常,能坦然接受死亡,这叫养父母之智。最后这一层接近让父母学佛,那他一定会有正确的认知,虽然在心态上不一定有把握,还是会恐惧,但他必定会跟一般的世间人不一样。
4、送上真心的祝福
过年前家里必须要彻底大扫除,我们是佛教徒,我们是慈悲的化现!那么为了我家这几口子,也应该发自内心,为他们送上祝福,希望我的家人乃至一切众生能够清净无始以来的一切业障。送这个祝福是应该的,这个内心的动作别人不了解没关系,自己清楚就行。
还应该把家里装饰得漂亮一点,以此默默地供养三宝。我的每一个动作里面都有一颗你想供养的真心,过年把家里装饰得漂漂亮亮,去供养上师三宝,这是一种功德,也是菩提的资粮!
自己也应该打扮得漂亮,收拾得光亮,让人家看着魅力四射!
尤其过年,把自己打扮得漂亮、魅力四射不是过失,关键是你的发心。
5、把心放松 行持中道
学会放下自己特别紧张的心,老觉得我的修行怎么办,我的闻思怎么办,我的这个那个怎么办,万一心把握不住了怎么办……把心稍微地放松,不是说放逸,换一个角度、理念去看,也并不是那么难操作,你可以尝试着去做。刚开始不一定把握那么好,但慢慢熟练之后,你会发现你的人生非常有质量,而且你的修行从来都没有退失过。这才叫做会学佛,佛教的智和悲本来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。
结语
因爱与尊重而发愿
生命,对任何众生来说都是最宝贵的,故不杀生真的非常重要!我们平时能吃素是最好了,即使无法完全做到,也请尽量不要点杀活物。十年前我曾发过一个愿:宁愿生生世世变成乞丐,也不愿成为一个杀生者。记得文字是这样写的:“愿我生生世世中,宁可转生乞讨者,切莫成为屠夫等,危害有情生命者。”
- 上一篇: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个注意事项
- 下一篇:什么是出家?佛教中“出家”的定义是什么?
- 最全的烧香图解,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?
-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
-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?
- 心经简介,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
- 楞严咒简介,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?
- 华严经简介,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?
- 澳门正规博彩十大网站简介,澳门正规博彩十大网站主要讲什么?
-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
- 佛教基础知识
- 心经入门
- 为什么要学佛?为什么要修行?
-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-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
-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?烧香的含义是什么?
-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
- 不管你信不信因果报应,婚后出轨的人,一定没有好的下场!
-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?
-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
- 什么是佛教?佛教的精髓是什么?佛的定义呢?
-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
- 持咒是什么意思?如何持咒?
- 诵经有诀窍吗?诵经的十二条诀窍
- 皈依是什么意思?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?
- 佛咒入门
- 女众出家前须知,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
- 佛教名词
- 图解佛教密宗手印大全
-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?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!
- 准提咒简介,准提咒功德及妙用
- 往生咒简介,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?
- 有一种迷信,是对佛的迷信
- 什么是咒语?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是哪九个?
- 楞严经简介,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?
-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
- 求佛有没有用?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?
- 药师咒简介,药师咒治病方法与原理
- 什么是缘起论?佛教缘起论的含义是什么?
- 六字大明咒简介,如何修六字大明咒?
- 金刚经入门
- 打坐可以通经络吗?一法打通人体经络
- 涅槃是什么意思?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?
- 还不能达到无念,但一定要保持正念
- 怎么处理一些无奈的事相?
- 为何参加法会要先斋戒三天呢?为何忏悔业障很重要?
- 什么是“发愿”与“执着”?两者有何区别?
- 关于佛门中各种称谓的含义
- 宝箧塔是什么意思?为什么放三个塔在上面?
- 经典上讲持三皈五戒能得人身
- 只要戴上佛珠就会吉祥吗?怎样才是真正吉祥之相?
- 道心如何才能坚固?
- 烟供是修慈悲心很好的方法
- 业分三种——善业、恶业与无记业
- 正报是什么意思?
- 合作——做人才能成功、做事才能成就
- 人死真的如灯灭吗?
- 妄想是唯识所现跟唯识所住
- 如何看开身外之财的得失?
- 八风吹不动的“八风”指的是哪八风?
- 人本来有无限潜能,只因紧抓着拥有的而无法显现
- 除夕夜为什么要撞钟?有什么寓意?
- 幸福的看法,自己做主!(附视频)
- 智慧是对生老病死真相的了解
- 有颗善良的心,拥有安乐幸福的一生
- 家人反对吃素怎么办?可以帮家人杀生?(视频)
- 从孩子继承父母遗产来解析业果的特点
- 如何知道一个人修得好不好?
- 为什么要忏悔业障?
- 为什么要来念阿弥陀佛?
- 正确认识幸福的方向,做幸福的主人(视频)
- 拜太岁是什么?佛弟子需要拜太岁吗?
- 佛教中的因缘果报
- 什么善最大最真实?敬佛
- 用正知正见来提醒自己 不要堕在悭贪嫉妒当中
- 吃素、生死都是自己的事情,子孙替代不了(视频)
- 帮助他人克服和改正过失
- 怎么知道有极乐世界?怎样才能看到?(视频)
- 为什么念佛功夫不得力?有四个原因
- 什么是定慧等持?什么叫咒?
- 曾做过不好的事要怎么忏悔?达到什么程度才有效?
- 佛家说要放下欲望,是否与求生极乐的欲望矛盾?
- 别讲抱怨的话
- [入门须知]佛弟子怎么过年?
- [入门须知]春节出行:居士进入寺院的一些礼仪常识
- [佛学常识]植物也有生命吗?
- [佛学常识]佛教五眼是什么?五眼的透彻讲解
- [佛学常识]寺院将弥勒菩萨置于第一座殿堂的含义
- [佛学常识]快要破戒时,不妨这样责骂自己!
- [佛学常识]“嗡啊吽”三个字的功德
- [佛学常识]《礼佛大忏悔文》的理解与背诵
- [蔡礼旭]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德行?
- [佛学常识]如何看待相由心生?面相能判断修行好坏吗?
- [佛学常识]什么是蒙山施食?大蒙山施食的由来及功德
- [佛学常识]长老、上人与师父的分别
- [佛学常识]什么叫罗汉斋?
- [佛学常识]燃灯古佛是什么佛?燃灯古佛有什么来历?
- [蔡礼旭]孝养父母需要智慧
- [佛学常识]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
- [佛学常识]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:三明、五眼、六神通